国产模具钢潜在市场巨大 |
|
发布日期:2006/5/21 16:44:00 7533人次浏览 【 双击鼠标滚屏 】 |
|
我国未来模具产业的高速发展为模具钢构筑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开辟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国产模具钢大有用武之地。这是记者参观了在沪举行的两个大型国际模具用设备展,并采访众多的模具制造厂家和模具钢生产企业之后,对我国模具行业对模具钢的需求和模具钢市场发展趋势作了专题调研后得到的感受。
快速发展的中国模具产业引起国外厂商的关注 今年5月和11月,在上海相继举行国际模具和设备展览会,吸引了国内外1000多家厂商参展,荟萃了当今世界一流的各类模具和模具业务设备,众多外商借这一模具盛会开拓中国模具市场。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瑞士、英国、韩国、新加坡、西班牙、加拿大、以色列等国家的模具厂商均展出了自己的高水平产品。德国机械制造协会、法国模具工业协会、韩国模具工业协会和其它国家及地区的模具工业社团组织,在组团参展的同时,还对中国的模具市场进行了考察,成为本届模具展的一个热点。国外的模具厂商对“入世”后的中国模具市场极其关注和看好。
在会展期间,记者对国外的模具厂商和有关专家进行了采访。日本夏普株式会社企业集团的营业部课长向记者介绍,该公司对中国的模具市场十分重视,早在1998年就在中国企业联合,投资2000万美元,建立上海夏普模具工业控制有限公司(SSMC),主要生产15吨以下的大中型塑料成型模具和精密金属冲压模等,产品主要在中国市场销售。为了开拓中国模具市场,该公司应用在世界范围积蓄的专业技巧和尖端技术,实现Q(品质)、C(价格)、D(交货期)的革新,满足顾客的需求。
中国巨大的模具市场对外商产生极大有吸引力,据参展的业界人士介绍,未来几年,中国模具需求量将以15%左右的速度递增,模具市场蕴藏着巨大商机和发展空间。尽管这几年中国的模具业发展很大,国产的模具有些已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但总体来看,远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等高档模具有很大一部分依靠进口。如近5年来平均每年进口模具8亿多美元,2001年的进口模具高达11?12亿美元,这还不包括随设备和生产线作为附件带来的模具。因而,国外模具厂商纷纷瞄准这10亿多美元的商机,把本土的部分模具加工设备向中国转移。如日本在中国独资建立的无锡一家有限公司,拥有员工200余人,精密数控模具业务设备60多台,模具的年产值已超过2亿元。而日本独资的盘起工业(大连)有限公司,投资2964万美元,开发精密塑料模具、冲压模具、半导体模具、压铸模具,在中国的年销售额达到了5000多万元。日本还有一家模具企业还在上海合资成立上海获原模具有限公司,总投资1455万美元,专业设计制造汽车冲压模具和大型覆盖模具。
在这两个国际模具盛会上,模具钢也成为一个市场竞争的亮点,众多的外国厂商展示了最新的模具钢。日本、美国、瑞典、法国等国家的外商推出了具有抗腐蚀性用易切削的新型塑料模具钢、具有优良的被切削性和热处理性的新型冷模钢、镁铝合金模具钢、各向同性(lsotropy)工具钢、透气钢、优质特殊合金钢,等等,引起了我国不少模具制造企业的关注。他们提出,开发国产的新型模具钢以满足国内模具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已刻不容缓。如目前我国多数中、大型压铸模、精度要求高的压铸模普遍使进口钢材,这对提高模具使用寿命有利,但进口钢材价格昂贵,一般都是国产钢材的4-5倍,使模具的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因此必须提高国产模具钢材的质量,增强用户的信任度,替代进口。
持续看好的国内模具市场拉动模具钢的需求 上海市模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高级工程师刘德普向记者介绍:“九五”以来,我国模具工业迅速发展,被人们称之“永不衰亡的工业”。据统计,目前,中国约有17000多个模具生产厂点,职工50多万人。1997年,中国模具总产值200亿元,为1989年的4倍,年均增幅高达19%。1998年总产值为2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1999年为240亿元,又比上年递增11?4%。2000年,模具行业的总产值达到280亿元。“九五”期间我国模具工业的年均增速约为13%,预测“十五”期间,我国模具工业每年应有15%左右的增长,才能满足需求。
在“九五”期间,中国模具行业规划投入资金40?5亿元,实际完成投资超过60亿元,使模具的国产化率得到了快速增长。如1996年,中国生产模具160亿元,进口了9?18亿美元,国产化率为67?8%;1999年,模具行业的国产化率上升到78%。模具出口量也随之增加,1995年国产模具出口创汇只有5000万美元,而到了1999年就达到了1?33亿美元,每年递增超过27%。尤其是在最近几年,我国工业持续高速增长,拉动了模具的需求,模具市场不断升温。目前仅广东省模具生产企业就有6000多家,年产值已超过100亿元,今年的模具订单估计将增长10%以上。广东及香港的模具业在亚洲地区已排名第一,超过日本、中国台湾和新加坡。在世界著名的头50个名牌中,其中48个由当地模具厂家生产。华东模具市场集中在江、浙、沪一带,模具的年产值也达到100亿元。山东和安徽的模具工业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近几年,中国模具工业技术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模具制造水平不断提高,以汽车覆盖件为代表的大型复杂冲模,34英寸大屏幕彩电和48英寸背投式电视的塑壳模具,6?5Kg大容量洗衣机全套塑料模具以及汽车保险杠和整仪表板等塑料模具,自动扶梯整体踏板及汽车后桥齿轮箱的大型精密复杂压做模等都能生产。模具CAD/CAE/CAM技术已广泛应用,并开发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模具CAD/CAE/CAM软件;电加工、数控加工技术在模具制造上普遍采用;一些骨干模具生产企业开始使用高速加工技术,致使快速经济制模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
我国模具产业的持续提速,拉动了模具钢的需求。仅华东西北10000多家模具制造企业,年消耗模具钢50万吨以上,且需求量还在增长。“十五”期间,全国模块材料年总需求量超过30万吨,其中约50%为铸钢模块材料,锻造和轧制模块材料为15万吨。随着我国的模具产业的不断发展,模具钢越来越被模具市场所看好。从展览会展出的产品和传递的信息,确实让人感到如今世界模具工业的发展速度已超过了新兴的电子工业,并实现了模具专业化、标准化和商业化。
确实,作为“永不衰亡的工业”的模具产业具有无限的发展前景,为国产模具钢提供了一个潜在的大市场。 我国模具工业十个发展趋势 为国产模具钢指明了拓展市场的方向从模具行业的调研来看,如今整个模具制造业的面临是产品品种多、更新快、市场竞争激烈的态势。为适应用户对模具制造的短交货期、高精度、低成本的迫切要求,使未来模具产业向十个方面的发展:
---- 模具日趋大型化。这是由于模具成型的零件日渐大型化和高生产效率要求而发展的“一模多腔”所形成的趋势。
---- 模具的精度越来越高。十年前,精密模具的精度一般为5微米,现在已达到2-3微米。不久1微米精度的模具将上市,这就要求必须进行超精加工。
---- 多功能复合模具将进一步发展。新型多功能模具是在多工位级进模基础上开发的,除了冲压成型零件外,还担负叠压、攻丝、铆接和锁紧等组装任务,对模具钢的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 热流道模具在塑料模具中的比重将逐步提高。由于采用热流道技术的模具可提高制件的生产率和质量,并能大幅度节约制作的原材料,因此,热流道技术的应用在国外十分普遍,许多塑料模具厂所生产的塑料模具已有一半以上采用了热流道貌岸然技术,有的厂使用率甚至达到了80%,效果十分显著。热流道模具在我国也已生产,有些企业使用率上升到20%-30%,且已形成一种发展的趋势。
---- 随着塑料成型工艺的不断改进和发展,气辅模具及适应高压注射成型等工艺的模具将随之发展。这类模具要求刚性好,耐高压,特别是精密模具的型腔必须淬火,浇口密封性好,模温能准确控制。因此,对模具钢的性能要求十分严。
---- 标准件的应用将日渐广泛。模具标准化及模具标准件的应用将极大地影响模具制造周期,且还能提高模具的质量和降低模具的制造成本。因此,模具标准件的应用在“十五”期间必将得到较大的发展。
---- 快速经济模具的前景十分广阔。如今已进入多品种小批量的时代,在21世纪,这种生产方式占工业生产的比例将达到75%以上。由此,一方面是制品使用周期缩短,另一方面则是花样变化频繁,要求模具的生产周期越短越好。因此,开发快速经济模具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
|
|
相 关 信 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