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各地纷纷抬高产业发展环保准入门槛。迫于环保的压力,少数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高污染、高耗能项目开始向西部地区迁移。应注意的是,其中一些项目在西迁时并没有采取节能、降耗、减排的措施。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怎样对待这些既能带动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也会带来污染的项目呢?日前,本报记者深入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等省区进行了深入采访,请看他们发回的报道。
内蒙古自治区乌拉山电厂一期工程的两座冷却塔被成功爆破拆除,标志着内蒙古“上大压小”工作全面启动。内蒙古计划从2007年至2010年力争关停227.8万千瓦的火电小机组,“以大代小,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图为乌拉山电厂老厂区。新华社记者 任军川摄
青海实行环境一票否决制———
突出生态价值
拒绝工业污染
青海作为经济欠发达省份,保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同步固然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但作为对全球气候都有重大影响的青藏高原,保护环境更具深远意义。近年来,青海在谋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在污染防治、新建项目审批等方面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新建项目先过环保关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最关键的是健全和完善环境制度体系。青海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并没有放松对新建项目的环保要求,而是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准入条件,制定了符合当地实际的环保准入条件,坚决杜绝污染严重的企业和外资项目进入青海。
青海省环境保护局负责人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2005年12月19日,青海力科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向省环保部门申报“关于拟建年产4万吨环保型高强度瓦楞纸项目”,预计投资1.5亿元。但经专家考察和论证之后,认为该项目地处柴达木盆地东北端的荒漠、半荒漠地区,水源补给日渐枯竭,生态系统十分脆弱。项目拟以德令哈市戈壁地区的野生芦苇资源为原料,将直接影响水禽集中栖息繁殖的环境,使克鲁可湖淡水养殖业受到巨大影响,并破坏高原湖泊湿地资源。同时,项目生产的废水排放将使该区域冲洪积扇地下水和巴彦河以及克鲁可湖遭受严重污染。最终省环保局对此项目一票否决。
对于新建项目的审核,青海省首先考虑的是环保问题,支持和鼓励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企业进驻青海。记者了解到,目前已建成的中国华电集团公司青海华电大通发电有限公司就是经过严格的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各项环保措施全部落实到位才入驻青海的。据青海省环保局监管处郝处长介绍,火电厂是第一大煤烟型污染源,如果环保不达标,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将对环境造成污染。根据环保部门的规定,新建的火力发电项目必须进行脱硫处理,否则不予审批。华电大通发电公司结合青海省的高原环境特点,先后投资近2亿元,于2005年开始兴建脱硫设备,各项污染物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据悉,“十一五”期间,青海省将对现有火力发电机组安装脱硫设备,并关停一批生产效率低的小火电机组。
在公路、铁路、大中型水电站等新建项目的建设过程中,青海省加大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对项目建设实施第三方工程环境监理,做到了全程的环境监督,最大限度地控制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继青藏铁路格拉段之后,青海省环保部门在柴达尔至木里地方铁路项目建设中,公开招标第三方工程环境监理单位,要求具有专门的环评资质单位或监理资质单位进入项目施工现场,对铁路建设环境保护工作实行全方位、全天候现场监督,保证铁路的建设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加快治理企业污染源
青海省经济基础薄弱,企业生产设备老化,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环保达标。目前很多企业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从外地迁入的,这些企业的生产设备和工艺都十分落后。为了保证地区的环境达标,省市环保部门与企业签订环保目标责任书,要求不合格的企业限期改造。西宁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内地迁来的企业,“远像沙尘暴、近看黑烟团”,当地老百姓以此比喻企业造成的粉尘污染。环保部门责令其限期改造。2005年企业投入1亿多元资金购置环保设备,对企业污染源进行治理,现在企业主要污染源已实现达标排放。据介绍,作为青海省的工业重地,西宁市从2003年就开始对一些重点企业进行达标考核,对企业排污的监测次数从原来的每年两次增加到每年四次,优化了企业生产环境,改善了人民的居住环境。
为了保护环境,青海省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切实加强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努力加大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力度,大力改造现有的污染企业。青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曾多次明确表示,青海发展经济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文/本报记者 马玉宏 通讯员 韩福龙
甘肃防污染严把三道关———
促发展有条件
引项目重环保
“你这个项目不能批!这个厂建起来肯定是要排水的,而厂址的选择恰好处在饮水源保护区,处在兰州市自来水厂上游,违反了国家环评法。你的项目并无违背国家产业政策,但是厂址选择上存在问题,所以不能批。”
这是记者近日走访甘肃省环保局时看到的一幕场景:环保局开发建设与辐射管理处王处长手里拿着相关文件,正耐心地向前来审批某项目的人员作着解释。
发展不是无条件的,即使甘肃正在实施追赶战略,也决不能以环境的污染作为发展的代价。王处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他介绍,早在2000年,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出了《关于禁止向西部转移污染的紧急通知》,甘肃省环保局于同年召开全省建设项目管理暨西部大开发禁止污染转移工作会议,就贯彻国家禁止向西部转移污染制定了具体规定。
现在,客商要在甘肃投资办厂建项目,或者是甘肃地市州招商引资进项目,必须通过三道关卡:一是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二是项目能否通过环境影响评估,三是项目能否通过严格的节能降耗指标。
第一关:依据产业政策确定准入标准
在2006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中,要求从严控制钢铁、电解铝、铜冶炼、铁合金、电石、焦炭、水泥、煤炭、电力等行业新上项目,特别是高耗能项目。甘肃不仅要面对加快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重任,还要严防国家对这些行业加强控制后有可能向本省发生的污染转移。
2006年6月,甘肃省发改委召开了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会议,安排了铁合金、电石、焦化等产能过剩行业的结构调整及行业的准入管理工作,并于2006年底会同省环保局联合召开了清理整顿污染治理现场会,以清理违规项目、控制新增生产能力、严格市场准入淘汰落后技术设备为重点,对焦炭、电石、铁合金、水泥等8个产能过剩行业进行了全面整顿,煤炭行业关闭非法生产和布局不合理的小煤矿50余处,水泥行业共拆除小机立窑等落后生产线117条,淘汰落后生产能力137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占全省水泥生产能力的比例达到了40%的全国平均水平。铝冶炼行业已全部淘汰自焙生产能力,预焙工艺中采用大型预焙槽比例达到72%,位居全国前列。同时,根据国家对铁合金、电石、焦炭行业进行公告管理的要求,甘肃省发改委组织省内石化工业协会、冶金有色工业协会分别编写了甘肃电石行业、焦炭行业“十一五”产业结构调整规划,组织各个行业内的专家严格按照行业准入条件规定的能源消耗、资源消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要求,对申报公告的企业进行严格的检查,对确实达到行业准入条件的企业才向国家申报。
第二关:环境影响评估加上“双保险”
即使通过了国家产业政策的关卡,也绝不意味着一个新项目就能在甘肃落脚,接下来的环保评估程序更为严格。汲取以往的经验教训,甘肃强化了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的意识,甘肃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老路已成为一种共识。
为此,甘肃省环保局多次明确要求全省各级环保部门,凡是国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设的、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一律不得批准;位于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生态功能区以及生态环境敏感区等区域,影响生态和污染环境的项目一律不得批准;不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项目一律不得批准;环境污染严重,高能耗、高物耗、高水耗,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的项目一律不得批准。对于甘肃省被国务院列入清理整顿重点领域的电石、铁合金行业以及所有电石、铁合金项目,甘肃省环保局将其环评审批权和“三同时”(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验收批准权一律上收,以实行最严格的环境准入。
政策有了,执行是关键。为防止执法不力或缺位现象,甘肃省环保部门每年都要组织专项检查,清查为了地方利益而发生的违规批准环评的问题。2006年12月,白银市环保局发出通报,公布了38个建设项目的环境违法情况,要求有关企业立即按要求和时限进行整改。这是白银市环保局组织环境管理与监察人员深入到县区,对市级审批未验收的81个建设项目的“三同时”执行情况、全市新开工建设项目环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时发现的。
第三关:实施节能降耗以防污染转移
污染转移的途径除了投资办厂上项目等直接方法,还有投入资金控制当地企业或直接购买当地企业继续生产等方式。为堵死这条渠道,甘肃实施了严格的节能降耗措施,一些项目即使能够落脚,如果达不到节能降耗标准,一样难逃被关停整顿的命运。
甘肃省制定了有色、冶金、建材、石化、化工、电力、煤炭等重点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以此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评估审查,把能耗标准作为项目建设的强制性门槛,从源头上严格控制高耗能项目的建设。甘肃还加强了政策法规建设,发布了“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逐步完善相关市场行为的准入条件。
据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甘肃省各市州结合当地实际,也采取了一系列以节能降耗为手段,控制、整顿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的有效措施。去年,省会兰州对小钢铁、小造纸、小电石、小铁合金等行业开展了清理整顿,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进行了关停和取缔,严防“十五小”、“新五小”死灰复燃;武威市在工业领域大力发展耗能较低的食品工业,降低高耗能产业的比重,先后取缔关停了污染严重、治理无望的“十五小”、“新五小”企业85家,特别是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各类麦草制浆小造纸企业,采用蒸球落地、停电、断水等措施进行了彻底关闭,同时依法查封关闭了11户非法生产的地条钢企业。今年4月,武威市凉州区又关闭了14家年生产能力在1万吨以下的造纸厂,至此凉州区境内生产能力1万吨以下的废纸制浆造纸企业已经全部关闭,可年节约用水10万吨,减少污水排放约8万吨。
文/本报记者 白青峰 实习生 陈 驹
乌海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破旧立新 环保优先
内蒙古自治区的乌海市交通条件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各种工业项目纷纷在乌海落户。投资拉动在给地区经济带来大发展的同时,也给乌海带来了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的双重压力。
巨大的压力使乌海市的有关领导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把污染治理好了,才能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共赢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从2003年开始,乌海市开始“破旧立新”。
在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作中,乌海全市关停了500多家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企业。特别是2004年至2005年对全市焦化、铁合金、电石、炼铁等几个重污染行业进行了集中整治。两年间淘汰了1178孔改良焦炉和32户20万吨以下机焦炉,涉及产能380万吨,关停了59台达不到环保要求的硅铁电石炉、18台100立方米以下炼铁炉和120多家小煤矿,取缔了231家白灰窑、泡花碱、腐植酸钠企业。另一方面对焦化、铁合金、电石、炼铁行业保留下来的107个企业进行了彻底的环保达标治理,企业投入治理资金近4亿元。
在关停整顿工作中,乌海市不仅加速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堵住污染企业向乌海的搬迁之路,而且要求淘汰产业必须废毁生产设施,防止污染向其他地区转移。在乌海市经济开发区,记者看到过去红火一时的小焦厂已经不见踪影,生产场地或恢复原貌、或改建为其他生产企业。环保部门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在2005年焦化行业清理整顿工作中,尽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但市委、市政府还是采取了果断措施,甚至不惜采取政府给予关停企业补偿的办法,废毁了焦炉烟囱,清理了毁闭设施。这也表明了市委、市政府治理污染的坚强决心。目前,20万吨以下焦化企业已经退出了乌海,未出现一家焦化企业死灰复燃现象。
不破不立,破中有立。吸取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深刻教训,乌海市在项目准入门槛方面制定了更加严格的标准。在乌海市环保局,负责人向记者出示了乌海市“十一五”期间主要行业准入条件一览表,涉及全市6个行业的14项准入条件。有些标准甚至严于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比如对焦化行业,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生产能力必须在60万吨以上,而乌海市的准入标准则是100万吨以上。为了严格项目环境管理,乌海市还在自治区率先完成了区域环评,《乌海市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报告》已通过自治区环保局批复。率先在自治区探索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乌海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已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和自治区环保局组织的评审论证。乌海市焦化、化工等主要行业的发展规划也相继编制完成。为了解决区域性环境问题,乌海市还与宁、陕、甘等毗邻地区建立了环境保护合作机制,联手加强区域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彻底消除污染企业东躲西藏的死角。
一系列环境治理的大动作,为乌海市更好地防治污染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保障。记者从环保部门了解到,2003年以来,乌海市共对135个未办理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进行了环评“补课”,否决了132个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项目,涉及固定资产投入23亿元。截至2007年3月底,乌海市经济开发区内的164个建设项目中,已执行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155个,新建项目的环评执行率达100%。
封堵污染企业,提高准入门槛,一“破”一“立”使乌海市逐步摆脱了污染重、能耗高、层次低的局面。2006年乌海市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52.39亿元,增长18.1%;财政收入完成26.36亿元,增长41.18%;万元GDP能耗下降了6%。目前,乌海市已被列为自治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全市有20多户企业基本实现了企业内部的小循环。关停淘汰涉及固定资产投入24亿元,虽然减少了GDP和财政收入,换来的是全市空气质量的明显好转。环保监测结果显示:“九五”期末乌海市大气环境污染指数为8.65,属极重度污染;“十五”期末为4.441,属中度污染。2006年全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或好于二级215天,比2005年增加了118天。今年第一季度中心城区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以上达到58天,占总天数的64.4%,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9天。
文/本报记者 陈 力
通讯员 王兴军 刘环宇
石嘴山市提高项目准入门槛———
招商引资严把关 保护环境是关键
作为煤炭枯竭型西北老工业基地,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需要资金投入和项目支撑;而作为2004年全国113个重点空气污染城市排名第4位的宁夏工业重镇,石嘴山市更需要解决城市环保和治理工业污染问题。于是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尽管一个个投资商带着项目来到这里,然而面对涉及总投资额115.5亿元的项目,石嘴山市委、市政府态度坚决:环保不合格的项目拒之门外。
“何以如此?理由很简单,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堵住污染源!”石嘴山市市委书记田明说。
转型急需资金
从“一五”时期开始,石嘴山市曾经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过重要贡献。可进入“十五”以后,多年积淀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煤炭资源逐渐枯竭、生态环境严重污染。
面对严峻的现实,实施城市转型是当务之急。经过考察论证,石嘴山市市委、市政府决定提升改造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制造四大传统产业,培植壮大稀有金属及镁、精细化工、电子元器件、煤基碳材四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稀有金属及镁、煤—电—能源精细化工、煤(硅石)—电—铁合金及冶金炉料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为龙头的轻工业四大集群产业链。
石嘴山市抽调相关部门几十人组成调研组,按照国家新型城市框架及产业环保达标要求,对全市1500个企业进行拉网式大检查,调研组的报告显示:全市有5个矿区需要停产,118个小企业需要关闭,93个煤炭加工企业需要搬迁,近600个烟囱需拔除,206个小企业需要改造提升;随之而来的是有5万名下岗职工需要安置,338平方公里采煤沉陷区的19万名特困群众需要解决生活问题。
无论工业转型,还是城市环境治理,都迫切需要资金,需要通过招商引资,引来现代化工业项目落户拉动当地经济发展。招商引资成为了石嘴山市工作的重头戏。
拒绝69个项目
缺资金,缺项目,招商引资成为全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好不容易客商风尘仆仆地来了,结果69个项目被否定。石嘴山市经济委员会主任田光礼说着递过来一份材料。
根据这份材料显示,69个入驻工业项目如果全部建成并投入生产,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相当可观∶每年可新增产值227.43亿元,可拉动GDP39.9%,年可增加利税24亿元,可以解决6400名职工就业。从这一组数字中不难看出,这69个项目对缺乏资金的石嘴山市有多么重要。
经环保部门集中论证,其中拒绝入驻的24个高污染工业项目如果建成并投入生产,年可排放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其他各类成分的烟尘80万吨左右,年可产生各类废渣、矸石等固体废弃物100万吨左右,废水排放100万立方米左右。
两组数字面前,石嘴山人决定:为杜绝污染而牺牲项目。
抬高准入门槛
对一个西北小城市而言,100多亿元的资金不是个小数目。然而石嘴山市领导把这笔账算得更清楚、更长远,他们关心的是子孙的幸福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4年来,我们咬牙抬高门槛,坚决把不符合国家环保规定的、能带来空气污染的69个工业项目拒之门外。”石嘴山市经委副主任杨志国介绍说:“石嘴山市连续4年编制下发了《石嘴山市产业发展指导目录》,不断提高工业项目入市的‘门槛’,将一批不符合产业发展的项目和企业拒之门外,对于不符合产业发展的项目,坚决不予审批。在审批过程中,凡新上的有关化工、铸造、冶炼等项目,严格遵照国家及石嘴山市的产业政策,认真把关,按照法定程序报批。凡未经审定而造成环境污染的,坚决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自2003年以来,特别是2005年和2006年,石嘴山市先后采取不予备案、不予批准办理相关手续等手段,对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新上焦炭、高污染型化工、电石、铁合金、碳素类、规模以下活性炭、煤炭洗选类、硅酸钠(泡花碱)、氯化钡(二号溶剂)、氧化球团、规模以下碳化硅等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停止审批,拒绝入驻园区,有效地遏制了这些行业的无序竞争。
在石嘴山市,“10万吨电解铝项目”下马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2003年9月,一客商计划在石嘴山市投资上电解铝项目,在前期工作中,市经委及相关部门主动协助客商进行项目论证,于同年11月份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根据项目需要对项目土地进行了规划。但是经过慎重分析,市里认为该项目属于污染程度相对较大的项目。鉴于此种情况,市领导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多次找到客商说明原因,晓之以理。这个投资10亿元的项目最终没有建成。
几年来,石嘴山市的艰辛努力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全市累计投入环保建设资金3.63亿元,治理污染项目318个,环保投资指数在全国113个环境重点保护城市中排名第一;2005年,石嘴山市空气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全年二级和优于二级的天数达到283天;2006年9月,石嘴山市从全国城市空气污染的“黑名单”上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