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弃物是指在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等一系列活动中产生的一般不再具有原使用价值而被丢弃的固态和泥状物质。由于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生产某种产品时,只能利用其中的一部分,而另一部分就变成了废物,此外,任何产品都有一定的使用期限,最终必将成为废物排放,所以固体废物的产生是必然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在不断增加。一般工业发达国家工业固体废物的年增长率为2~4%,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年增长率在10%左右。目前,我国的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已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突出问题之一。据统计,全国累积堆存废物量已达60亿吨,占地5.4亿m2。1992年工业废物产生量为6.2亿吨,比1982年增加61%,预计2000年,工业废物产生量还将再增加50%,达9亿多吨。全国城市垃圾年产生量达1亿吨以上,城市人均日产垃圾量已超过1kg,接近工业发达国家的水平。
为了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1995年10月3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并从1996年4月1日起施行。
一、固体废物的来源和分类
1.固体废物的来源
固体废物来自人类活动的各个环节,主要是工矿业的生产过程和城市居民的生活过程。固体废物的主要排放源是矿业、冶金、煤炭、火力发电厂、各类化工厂和城市垃圾与粪便。如,1997年,我国电力企业灰渣排放量超过1.4亿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排灰国家。预计到2000年,我国火电厂灰渣总排放量将达1.6亿吨以上。
只是相对于某一个过程、某一方面或目前没有使用价值,并非在一切过程、或任何时候都没有使用价值,也可以说固体废物具有双重性,在一定的条件下被丢弃—废物,在另一条件下被利用—资源。所以固体废物又有“放错地点的原料”之称。有些废物目前还没有找到合理的用途,但它只是相对于目前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而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天然资源日渐枯竭,昨天的废物就成为今天的资源,今天的废物必将成为明天的宝库。其次,固体废物具有潜在的长期的危害性。因为固体废物是多种污染物的终态,浓缩了许多污染成分,如,一些有害气体或粉尘,通过治理,最终成为废渣;废水中的有害溶质和悬浮物,通过处理成为污泥或残渣。在自然条件下,固体废物中的一些有害成分又会转入大气、水体和土壤中,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最后,固体废物具有全过程管理的特点。固体废物从产生、运输、处理、贮存到最终处置,每一环节都必须妥善控制,使不致于危害人类环境。
三、固体废物的污染途径
固体废物呆滞性大,扩散性小,它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水、气和土壤进行的。侵入人体的具体途径随废物的丢弃方式和其性质不同而异。
工矿业固体废物所含化学成分能形成化学物质型污染。其中有害的化学物质可从弃置堆存处随地表径流进入江、河、湖、海及地下水体之中,也可通过土壤进入食物链,粉尘则进入大气来危害人体健康。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是各种病源微生物的孳生地和繁殖场,能形成病原体型污染。它主要是进入水体和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
四、固体废物的污染危害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侵占土地
固体废物如不加利用,就要占地堆放,如,堆放一万吨钢渣要占地一亩,堆放一万吨粉煤灰要占地二亩。按我国目前粉煤灰利用水平,到2000年末,我国粉煤灰灰场总占地近60万亩。目前许多国家都出现了固体废物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争地的矛盾。如,我国许多城市利用市郊设置垃圾堆场,侵占了大量农田。
2.污染土壤
废物任意堆放,其中的有害组分会污染土壤。土壤是很多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聚居地,这些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担负着重要任务,一旦有毒害的物质渗入土壤,会杀害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坏土壤内的生态平衡,严重的甚至导致草木不生。这种情况六七十年代国外就已发生,80年代,我国内蒙古的某尾矿堆污染了大片土地,造成一个乡的居民被迫搬迁。据报导,我国受工业废渣污染的农田已达25万亩。
3.污染水体,减少水面
随意堆存的固体废物,随天然降水和地表径流汇入湖泊河流,或随风飘扬落入水体,使地面水受到污染;从废物中渗出的渗滤液流入土壤,使地下水受到污染;如果将废物直接倾入河流、湖泊或海洋,则会造成更大水体的污染。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平均每年向江河湖海排放固体废物约1500万吨,这不仅使水质变坏,河床上升和运输受阻,甚至引起山洪爆发。同时由于向水体投弃废物,我国80年代水域面积比50年代减少二千多万亩。如果有害物进入水体,则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如,我国某铁合金厂的铬渣堆场,由于缺乏防渗措施,六价铬污染了2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致使1800眼水井的水不能饮用,中心地区地下水中含Cr+6达55mg/l,超过饮水允许含量的一千余倍。
4.污染大气
固体废物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它可通过多种途径污染大气。如尾矿、粉煤灰和干污泥等粉状废物容易随风飘扬,增加大气中粉尘和有毒物的含量,某些有机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被微生物分解后释放出有毒气体,有些废渣本身或在焚烧时会散发出毒气和臭气污染大气。
5.影响环境卫生
工业废渣和城市垃圾在城市中随意堆放,既影响市容,又传染疾病,特别是我国生活垃圾清运率还不高,无害化处理率低,部分垃圾堆存在城市的一些死角,严重影响环境卫生,对人的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
有些废物,如某些矿业废物,虽没有毒性,但如果堆置不当,就可能发生泥石流,塌方和滑坡等严重的自然灾害。目前由于固体废物引起的污染事件正在不断增加,据报导,日本在1977年发生的公害事件中,因固体废物造成的就有2489件,占公害事件总数的51.2%,而这一比例90年代已上升到84%。因此防治固体废物的污染是环境保护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五、固体废物的污染控制
固体废物是许多污染成分的“终极状态”,又是气、水和土壤的污染“源头”,因此,控制“源头”,处理好“终态物”,是固体废物控制的关键。固体废物的污染控制需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防治固体废物的污染,二是综合利用废物资源,其主要控制措施略述如下:
1.改革生产工艺
生产工艺落后是产生固体废物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生产中首先应改革落后的工艺,采用无废和少废技术,从发生源消除或减少废物的产生;其次要采取精料政策,因为生产原料品位低、质量差,势必增加废物的产生量;最后还应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并延长其使用寿命,不使产品过快地变成废物。
2.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
研制新产品时,应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开发物质循环利用的新工艺,使生产第一种产品的废物成为第二种产品的生产原料,而生产第二种产品时排放的废物又是生产第三种产品的原料,如此循环,最后只剩下少量废物进入环境,而且这种废物最好能被生物降解。这样则能取得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效益。
3.积极开展资源化活动
废物中含有未起变化的原料和生成的副产物,因此,我们应采用一切可利用的办法从废物中回收资源和能源,使有价值的物质得以回收利用。为此,应将废物纳入资源管理范围,制定废物资源化的方针和鼓励采用废物的政策、法规,唤起民众使用二次资源—废物的意识。
4.严格控制有毒害废物的污染
有害废物是固体废物中的重点管理对象,因为一旦处理不当,将造成严重后果。为此,对有害废物应进行稳定化、无害化处理。如,将有害固体废物进行焚烧、热解、氧化—还原等,使废物中有害物转化为无害物,或使其中有害物含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或将其进行安全填埋处置。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指出,“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实行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充分利用固体废物和无害化处置固体废物的原则”,即所谓“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根据我国具体情况,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会以“无害化”为主。但我国固体废物处理利用的发展趋势必然是在“无害化”的前提下,从“无害化”走向“资源化”。
六、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
固体废物的处理,是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将废物转变成适于运输、利用、贮存或最终处置的过程,一般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 物理处理
用物理方法,改变固体废物的形状或所处状态,使之成为适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形态,即物理处理方法。如,破碎、压实、浓缩、过滤、萃取和分选等过程。在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中,经常采用物理处理方法回收固体废物中的有价物质。
2) 化学处理方法
化学处理法,即采用化学方法破坏固体废物中有害成分的结构,使之达到无害化,或将其转变成适于进一步处理或处置的形态。由于化学反应过程复杂,影响因素较多,通常只用在所含成分单一,或几种成分化学性质相近的废物处理方面。对于混合废物,化学处理方法一般难于达到预期目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氧化、还原、中和、化学溶出和化学沉淀等。有些有害废物经过化学处理后,可能会产生富含有害成分的残渣,应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或安全处置。
3) 生物处理法
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分解固体废物中可降解的有机物,达到无害化或综合利用的目的。经过生物处理的固体废物在组成、形态和容积等方面均发生很大变化,更适于运输、贮存、利用和处置。与化学处理相比,生物处理在经济上一般更合理,但处理过程所需时间较长,处理效率有时不够稳定。生物处理方法有好氧处理,如堆肥化;厌氧处理,如厌氧发酵制沼气;还有兼性厌氧处理、纤维素糖化和细菌浸出等。
4) 热处理法
热处理是利用高温破坏或改变固体废物的组成和结构的过程。如,焚烧、热分解、湿法氧化和烧结等。用热处理法处理固体废物可同时达到减容、无害化和综合利用的目的。对于含可燃分较多或所含成分热值较高的固体废物更为适用。
5) 固化处理法
固化处理是用物理—化学方法,将有害废物掺合并包容在密实的惰性基材中,使其稳定化的一个过程。固化过程有的是将有害物通过化学转变或引入某种稳定的晶格中的过程;有的是将有害废物用惰性材料加以包容的过程;有的兼有上述两种过程。如,水泥固化、沥青固化和玻璃固化等。固化处理的对象主要是有害废物和放射性废物。由于处理过程中需加入固化基材,因而固化处理后所得固化体的容积比原来废物容积要大,但对环境的危害性大为减少,因而能较为安全地运输和处置。
七、固体废物的处置方法
固体废物处置是指最终处置或安全处置,是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末端环节。有些固体废物经过处理和利用后,余下部分难以利用的残渣,还有些固体废物由于经济条件或技术水平的原因,目前尚无法利用,它们中间有的还含有有毒有害成分,是一种潜在的污染源。为了控制其对环境的污染,必须采取措施,将其最大限度地与生物圈隔离,即进行最终的安全处置。
固体废物的处置是一个既包括处理又包括处置的综合过程。其基本方法是通过多重屏障(天然的或人工的),实现有害物质同生物圈的有效隔离。天然屏障有处置场地所处的地质构造和周围的地质环境;从处置场到达生物圈的各种途径对有害物质的阻滞作用。人工屏障有使废物转化为具有低浸出性和适当机械强度的稳定的物理化学型态;盛废物的容器和处置场地内各种辅助性工程屏障。固体废物处置方法包括海洋处置和陆地处置两大类。
1) 海洋处置
海洋处置是基于海洋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置的一种方法,它包括深海投弃和远洋焚烧两类。深海投弃是选择距离和深度适宜的处置场,把废物倒入海洋。远洋焚烧是近些年新发展起来的一项海洋处置方法,该法是用焚烧船在远海对废物进行焚烧破坏,主要用来处置卤化废物。焚烧过程产生的冷汗液和焚浇残渣可直接排入海中。
我国对海洋处置法基本上持否定态度。
2) 陆地处置
陆地处置是基于土地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置。根据废物的种类及其处置的地层位置(地上、地表、地下和深地层)陆地处置可分为土地耕作、土地填埋、工程库或贮留池贮存和深井灌注处置等。目前应用较广的是土地填埋处置。
土地填埋处置是从传统的堆放和填地处置发展起来的一项最终处置技术,它是为了保护环境,按照工程理论和土工标准,对固体废物进行有控管理的一种科学工程方法。它具有工艺简单、成本较低、适于处置多种类型固体废物的优点,因此已成为固体废物最终处置的一种主要方法。目前采用较多的是卫生土地填埋、安全土地填埋和浅地层埋藏法。
八、固体废物资源化
所谓资源化,就其广义来说,表示资源的再循环。因此,凡从固体废物中回收资源和能源,加速物质循环,创造经济价值的广泛技术方法,都称为废物资源化。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资源正以惊人的速度被开发和消耗,有些资源已濒临枯竭。因而,自然资源面临着愈来愈大的压力。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珍惜每一份资源。对固体废物实行“资源化”,可以减少占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因此资源化是固体废物的主要归宿。
1.“资源化”的特点与原则
相对于自然资源来说,固体废物属“二次资源”或“再生资源”的范畴。从资源开发过程看,再生资源和原生资源相比,可以省去采掘、选矿等一系列程序,从而可节省投资,降低成本,同时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了生态平衡。“资源化”应遵循的原则,首先是“资源化”技术应是可行的,这是资源化的前提;其次是废物应尽可能在排放源就近利用,以节省废物贮存、运输等过程的投资,同时“资源化”产品应当符合国家相应产品的质量标准;最后“资源化”产品最好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只有这样才能有参与竞争的能力,并保持较强的生命力。
2.“资源化”的途径
近年来,固体废物资源化在国内外已取得了不少实践经验,概括起来,资源化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种。
- 回收能源
??? 凡是含碳、油和有机物的废物中都有潜在的能量,可以选用适当的方法从中回收能源。如,用浮选法从含碳量较高的粉煤灰中回收碳;用生物或化学方法将有机废物转换成燃料油或可燃气体等。
- 回收原材料
??? 有些固体废物中含有未利用的有价元素,有的资源在利用过程中生成副产物留于废物中,在资源化过程中,根据各有用物的性能可采用相应的办法回收利用。如,从有色金属渣、尾矿和赤泥中回收金属;废旧金属和金属设备可作为冶金原料;化工、炼油和林产品加工废物作为化工原料;废纤维、废油脂和肉食加工废物,可用作轻工原料等。
- 生产建材
??? 凡富含SiO2、Al2O3和CaO的废物都可用来生产建材。如,高炉渣、粉煤灰和废石膏等用作生产水泥或混凝土的原料,而废纤维类废物也可生产石膏板、胶合板或墙布等。
- 作土壤改良剂和肥料
??? 当废物疏松多孔,或含N、P、K及植物需要的微量元素时,可利用它作土壤改良剂和制作肥料。如,木屑、粉煤灰、污泥等可作土壤改良剂;高炉渣、钢渣和粉煤灰可用来生产肥料;而来自生物的有机废物,可用于制堆肥。但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作土壤改良剂还是生产肥料,均应控制有害物的含量,因为,有害物一旦进入食物链,就将危害人类和环境。
- 直接利用
??? 包装材料和完好的零部件可直接回收利用。
- 开展废物交换
??? 废物只是相对于当前的某一过程而言,一个企业的废物可以给另一个企业作为原料,这样行业之间、企业之间,互通情报,交换废物,可以充分挖掘资源的潜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九、固体废物的管理
由于固体废物本身往往又是污染的“源头”,故需对它的产生、收集、运输、贮存、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过程实行全面管理,即所谓“从摇蓝到坟墓”的管理。固体废物种类繁多,成分复杂,许多国家对固体废物实施分类管理,并且都把有害废物作为管理的重点对象,依据专门制订的法律和标准实施严格管理。
1.有害固体废物的管理
为了确定有害物和非有害物的种类和范围,通常采用两种方法。名录法,“名录法”是根据经验与实验,将有害物的品名列成一览表,将非有害物列成排除表,用以表明某种废物属于有害废物或非有害废物,再由国家以立法形式予以公布;鉴别法,“鉴别法”是在专门的立法中,对有害废物的特性及其鉴别分析方法以“标准”的形式予以公布,依据鉴别分析方法,测定废物的特性,进而判定其是否有害。
为控制有害物的污染,在有害物的管理中要建立存放与审批制度,处理与处置制度,并保存从产生—运输—贮存—处理—处置的全部档案。
国际上对有害废物的控制十分重视。1989年3月22日,联合国环境署在瑞士巴塞尔召开的“关于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全球公约全权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一部国际条约,即《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这是一部国际间控制有害废物污染转嫁的法律,我国是签约国之一。
2.工矿业固体废物的管理
工矿业固体废物具有发生源固定、排放量大、废物性质基本不变等特点,目前,我国处理这类废物的原则是,以各企业自行处理为主,以开展资源化利用为主导方向,生产建材为主要途径。
3.城市垃圾和粪便的管理
这类废物具有发生量大、涉及面广、成分复杂多变、其中含有部分有用之物和对环境有潜在危害的特点,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对人类及生态环境会造成极大危害。
我国对垃圾和粪便的管理还很不完善,基于目前的经济水平,我国对城市垃圾采取以填埋为主,辅以堆肥和焚烧的措施;对粪便则采用储粪池、粪肥处理场,或制沼气等办法。
我国固体废物的污染控制起步较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1996年4月1日才开始实施,因此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水平低,但还是取得了一些成绩。如,植物桔杆和人畜粪便制沼气有成功的经验,在农村推广取得良好效果;高炉渣、粉煤灰、煤石千石的利用也取得可喜成绩;废旧物质有较完善的回收系统;城市垃圾的堆肥化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特别是对工业有毒废渣的处置研究得还很不够。
发达国家70年代就已开展对固体废物处理利用和处置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从总的趋势看,他们主要是采取生物处理法和化学加工方法,对废物进行能源和物质回收,最大限度地对资源进行综合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