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塑料及相关定义(3) |
|
发布日期:2006/1/23 14:25:00 9467人次浏览 【 双击鼠标滚屏 】 |
|
T
424.弹性
除去导致变形的负荷后,材料迅速回复其原尺寸或形状的能力。
注:当变形与所加负荷成正比时,该材料被认为是虎克弹性体或理想弹性体。
425.弹性极限
在应力除遗留任何永久变形的条件下,材料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用公斤/厘米2[帕]表示
注:在实际测量应变时,往往采用小负荷而不用零负荷作为最终或最初的参考负荷。
426.弹性模量
在比例极限内,材料所受应力如拉伸,压缩,弯曲,扭曲,剪切等)与材料产生的相应应变之比,用公斤/厘米2[帕]表示
427.弹性休
室温下能反复拉伸至原有长度二倍以上,且当应力解除后能迅速回复到接近其原长度或开头的材料。
428.弹性变形
受力物体的全部变形中在除去应力后能迅速回复的那部分变形。
429.搪塑
是模塑中空制品的一种方法。模塑时将塑料糊倒入开口的中空模内,直至达到规定的容量。模具在装料前或装料后应进行加热,以便使物料在模具内壁变成凝胶。当凝胶达到预定厚度时,倒出过量的液体物料,并再行加热使之熔融,冷却后即可自模内剥出制品。
430.特性粘数
聚合物溶液的粘数在无限稀释情况下的极限什,用[η]表示:
η—ηo
c o ηoc
不推荐:特性粘度(intrinsic viscosity)
431.体积电阻率
平行材料中电流方向的电位梯度电流密度之比,用欧姆·厘米[欧姆·米]表示。
432.体积系数
一定量模塑料的体积与它成型为模塑制品后的体积之比。亦等于模塑制品的材料密度与密度与成型前的模塑料表观密度之比。
433 梯形聚合物
双股聚合物
double stranded polymer
由双股主链构成梯形结构的一种聚合物。
434.填料
为了降低成本或改善性能等在塑料中所加入的惰性物质。
435.填料斑
制品中木粉或石棉等填料的存在所造成的明显斑痕。
436.调节聚合(作用)
单体在调聚剂存在下进行的一种聚合
437.调聚剂
能控制聚合物分子量的物质。
注:由调聚剂分子生成游离基的链转移作用。而使聚合物的分子量得到调节。
438.调聚物
由调节聚合生成的聚合物。其分子量较低,一般只有二到十个链节,分子的两端是与调聚剂分子分裂部分结合的
439.条纹
塑料制品表面或内部存在的线状条纹缺陷。
440.烃类塑料
以只含碳和氢的聚合物为基材的塑料。
441.停压
压制过程中为了使模塑料中的气体逸出,在模具行将完全闭合之前暂停对模具加压的操作。
442.透光率
透过透明或半透明体的光通量与其入射光通量的百分率。
443.透明性
物体透过可见光并散射较少的性质。
444.涂布
为了防腐,绝缘,装饰等目的,以液体或粉末形式在织物,纸张,金属箔或板等物体表面上涂盖塑料薄层
注:划分衬里,被覆,涂布的原则是皮膜厚度依次变薄。
445.涂布机
在材料表面上定量涂布粘合剂或涂料等液体(或熔体)高分子材料的机械。
446.涂层
为了防护,绝缘,装饰等目的,涂布鞋于金属,织物,塑料等基体上的塑料薄层。
447.退火
为了消除塑料制品的内应力或控制结晶过程,将制品加热到适当的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而后慢慢冷却的操作。
448脱胶(复合玻璃中)
复合玻璃的一种缺陷,指夹层与玻璃之间某一部分已发生分离的现象。
449.脱模
从模腔中顶出或脱出制品的操作。
450.脱模剂
能使塑料制品易于脱模的物质。
注:脱模剂既可加入模塑料中,亦可覆于模具表面。前者称内脱模剂,后者称外脱模剂 。
W
451.弯曲强度
材料在弯曲负荷作用下破裂或达到规定挠度时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用公斤/厘米2[帕]表示
452.网状聚合物
由线型高分子链间通过化学键合所构成三维结构的聚合物。
453.维卡软化点试验
评价热塑性塑料高温变形趋势的一种试验方法。该法是在等速升温条件下,用一根带有规定负荷,截面积为1毫米2的平顶针放在试样上,当平顶针刺入试样1毫米时的温度即为该度样所测的维卡软卡软化温度。
454.稳定剂
能阻缓材料变质的物质。
455.雾度
透明或半透明塑料的内部或表面由光散射造成的云雾状或混浊的外观。以向前散射的光通量与透过通量的百分率表示。
456.无规聚合物
主链链节上不对称原子(通常指碳原子)所连两个侧基在主链上所具有的主平面上下两方呈无规定间排列的聚合物。
457.无流道(料)模具
(1)用于注射成型的一种模具。模具中不设置分流道而由注塑机延伸式
喷嘴直接将熔融料分注到各个模腔中成型。
(2)分流道与模腔彼此间绝热材料隔离的一种注塑模具。成型时,各分流道温度均维持在塑料软化温度以上(热塑性塑料所用的热流道模具),或都维持在塑料熟化温度以下(热固性塑料所用的冷流道模具)
X.烯丙基树脂
用含用烯丙基的单体制得的树脂
459.烯丙基塑料
以烯丙基树脂为基材的塑料。
460.衡释溶限
在不发生沉淀或浸浊的情况下,用特定溶剂对树脂的浓溶液进行稀释的限度。通常以刚出现混浊溶液中树脂的百分含量表示。
461.吸水率
物质吸水性的量度。指在一定温度下把物质在水中浸泡一定时间所增加的重量百分率。
462.下压力式压机
主活塞位于可动板的上面,靠主活塞向下运动施加压力的压机,是常用压机的一种主要类型。
463.线膨胀系数
温度每变化1度材料长度变化的百分率。
464.纤维缠绕法
制造增强塑料制品的一种方法。该法是将浸过粘结剂的连续纤维按一定方式缠绕在芯模上,然后熟化成型为一定形状的增强塑料制品。
465.纤维素塑料
以纤维素衍生物为基材的塑料。
466.线型酚醛树脂
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由过量苯酚与甲醛缩聚制得的一种热塑性酚醛树脂。
注:这种树脂只有加入能提供次甲基的化合物,例如六次甲基四胺或多甲醛加热后才能熟化为热固性材料。
467.香豆酮树脂
以香豆酮和茚或其同系物聚合或共聚制得的聚合物。
468.相容性
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时,不产生相斥分离现象的能力。
469.硝酸纤维素
以硫酸和硝酸的混合物与a-纤维素反应制得的一种纤维素酯。
注:用于制造塑料的硝酸纤维素酯其含氮量一般为10。8至11。1%
470(脱模)斜度
为使制品容易脱模在模具侧壁上所开设的斜度。
471.斜向机头
是机头的一种。其出料方向与挤出机机筒的中心线成一定角度。若成直角时就称为直角机头。
472.新料
除在原来合成与配制的过程中经过加工外,没有在成型中工中使用过的一种塑料或树脂。
473.芯模
(1) 缠绕成型增强塑料时用的芯型;
(2) 在其他成型中尚指模具或口模的中心部件。
不推荐:模芯。
474.型坯
用于吹塑成型或其他加工过程的半制品性质的有形塑料体,一般为管状形式。
475.修饰
去除制品浇口余料,飞边和改善塑料制品外观的操作。
476.悬浮聚合(作用)
珠状聚合(作用)
pearl polymerization
在悬浮体系中进行的一种聚合。亦称珠状聚合
477悬浮体 悬浊液
固体微粒在液体介质中的分散体系。
478 旋转成型 滚塑
类似于旋转铸塑的一种成型方法,不同的是其所用的物料不是液体,而是烧结性干粉料。其过程是把粉料装入模具中而使它绕两个互相垂直的轴旋转。受热并均匀地在模具内壁上熔结成为一体,而后再经冷却就能从模具中取得空心制品。
479.旋转铸塑
用液态物料成型空制品的一种方法。该法是将液态物料装在密闭的模具中而使它以较低速度绕单轴或多轴旋转,这样,物料即能借重力而分布鞋在模具的内壁上,在通过加热或冷却达到熟化或硬化后,即可从模具中取得制品。绕单轴旋转的用于生产圆筒形制品,绕双轴或靠振动运动的则用于生产密闭制品。
Y
480.压板开档 压板开距
动压板和定压板开启时的最大间距,在层压机中指相邻的两块压板间开启时的最大间距。
481砑光机
由两个或多个辊组成的一种机械,主要用于平整或压光塑料薄膜和片基等。
482 压机
利用压板对塑料在成型中进行加压的机械的通称。
483.压裂
层压塑料的一种缺陷,指透过表面覆盖的树脂层可以看见的层压塑料中较外面一层或几层增强材料所具有的明显裂纹。
484.压缩比
螺杆加料段第一个螺槽构成的容积(V2)和计量段最后一个螺槽构成的容积(V1)之比(V2/V1)
485.压缩模塑 模压
模塑料在闭合模腔内借助加压(一般尚须加热)的成型方法。
486.压缩强度
在压缩试验中,试样直至破裂(脆性材料)或产生屈服(非脆性材料)时所受的最大压缩应力,其结果以公斤力/厘米2[帕]比表示。计算时采用的面积是试样的原始截面积。
487.压延
将热塑性塑料通过一系列加热的压辊,而使其连续成型为薄膜或片材的一种成型方法。
488.压延辊
压延机的一套冷嘲热讽铸辊,它是构成这类机器的主要部件。
489压延机
用于压延成型的机械。通常具有三个或多个压辊。
490.压制模具
用于压缩模塑的模具。
491阳模
模具中带有凸出部分的那一半,一般是形成制品内表面的。
492样品
用来代表材料或制品整体的一小部分材料或制品。
493扬氏模量
在拉力作用下的弹性模量,即在比便极限内,拉伸应力与相应的应变之比,用用公斤力/厘米2[帕]比表示。
494引发剂
促使单体分子活化成游离基的物质。常用的引发剂为有机过氧化物及有机重氮化合物等。
495乙-阶段
某些热固性树脂反应的中间阶段。该阶段中,树脂与某些溶剂(如乙醇、丙酮等)接触时能溶胀但不能溶解,加热时可以软化但不能完全熔化。
496滋边 飞边
模塑过程中溢入模具合模面缝隙间并留存在模塑件上的剩余料。
注:滋料通常用抛光,研磨,桶磨,球珠冲击等法除去。
497.溢料槽
压制模具中,为使过剩塑料溢出而在模具上特意开设的浅沟槽。
498.溢料式模具
在压缩模塑时,允许过量物料在闭模时溢出的模具。
500.异氰酸酯塑料
用二或多异氰酸酯与二无醇,多元醇或含多个活泼氢的有机化合物制得的含有游离异氰酸酸酯的聚合物为基材的塑料。
501乙烯类树脂
以乙烯聚合或乙烯为主与一种式多种其他不饱和化合物共聚制得的聚合物。
502.因次稳定性 尺寸稳定性
在环境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塑料制品保持开头或尺寸的能力。
503.阴模
模具中带凹形部分的那一半,一般是形成制品外表面的。
504.洇色
着色剂由塑料制品内部扩散到表面并转移到与之接触的材料的表面上所造成的变色污染缺陷。
505.银纹
由于材料本身强度承受不起内在或外加的应力,塑料制品表面或内部所出现的如霜一般的细纹。
注:细纹处密度低于周围材料的密度。
506.应变
物体在应力作用下产生的尺寸变化与原始尺寸之比,是无因次量。
507.硬度
塑料材料对压印,刮痕的抵抗能力。
注:根据试验方法不同,有巴氏(Barcol)硬度,布氏(Brinell)硬度,洛氏( Rockwell)硬度,邵氏(Shore)硬度,莫氏(Mohs)硬度,刮痕(scratch)硬度和维氏(vickers)硬度等。
508.应力
作用于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力。用(公斤力/厘米2[帕]表示。
注:若单位面积按原始截面积计算,则所得应力为工程应力;若单位面积按变形瞬间的截面积计算,则所得的应力为真应力。应力有剪应力,拉伸应力和压应力等区别。
509.应力开裂
长时间或反复施加低于塑料力学性能的应力而引起塑料外部或内部产生裂纹的现象。
注:引起开裂的应力可以是内部应力或外部应力,也可以是这些应力的合力,应力开裂的速度随塑料所处的环境而变化。
510..应力应变曲线
在材料试验中,以纵坐标表示应力,横坐标表示应变,所作的应力-应变曲线。
512.硬质泡沫塑料
无柔韧性,压缩硬度大,应力达到一定值方产生变形,解除应力后不能恢复原状的泡沫塑料。
513.硬质塑料
按GB1040——79《塑料的拉伸试验方法》测定,拉伸弹性模量大于7000公斤力/厘米2,
约700×106[帕]的塑料。标准环境按照GB1039——79《塑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总则》的要求选取
514永久变形
材料在除去使其产生变形的应力之后剩余的固定变形。
515.有规聚合物
主链链节的不对称原子(通常指碳原子)所连接的两处侧基,在主链平面的上下方呈有序空间排列的聚合物。分等规聚合物和间规聚合物。
516.有机硅塑料
以有机硅树脂为基材的塑料。
518.游离基 自由基
化合物分子在外界条件(如光,热等)的影响下,于共价健处分裂成带不成对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
519.游离基聚合(作用),自由基聚合(作用)
借引发剂及光,热,辐射能等的引发而使单体分子活化生成游离基并按链锁反应历程进程进行的聚合。
520.预成型
把模塑料预先加工成为便于加入模腔的一定开头的锭料,工将短切纤维用中间粘接剂制成开头近似于最终产品的毡状物的操作过程。
521.预混料
增强塑料中,成型前预先配制的含短切纤维的混合料。
522预浸料
增强塑料中,用粘接剂均匀浸渍并经适当干燥的织物,毡,片或连续纤维。
523预聚物
聚合度介于单体与最终聚合物之间的一种分子量较低的聚合物,通常指制备最终聚合物前一阶段的聚合物。
注:这种聚合物在成型过程中能进一步聚合。
524预热
为了改善模塑料的加工性能和缩短成型周期等的需要,把模塑料在成型前先行加热的操作。
525预压(料)锭
在压缩模塑中,为了改善制品质量和提高模塑效率等的需要而将粉料,粒料或纤维状模塑料预先压成一定形状的坏料。
526鱼眼
透明或半透明薄膜或片材中明显可见的鱼眼状缺陷,即树脂在成型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塑化的粒点。
Z
527 再生料
塑料成型加工中的边角料或其他来源的废塑料,经过适当处理而使其能再用于制造质量较低的制品的物料。
528.再生塑料
以再生料为基材的塑料。
529.造粒机
带有热切粒装置的挤出机。
530.增量剂
为了降低成本所添加到塑料中的一类惰性物质。
531.增强材料
加入塑料中能使塑料制品的力学性能显著地提高的填料。一般为纤维性物质或织物。
532.增强塑料
含有增强材料而某些力学性能比原塑料有显著提高的一种塑料。
注:采用的增强材料通常为玻璃纤维,纺织物,石棉,纸,碳纤维等。
533.增塑(作用)
通过添加增塑剂或对聚合物进行化学改性而使塑料材料变得柔软和(或)便于加工的一种过程。
534.增塑剂
为改善塑料塑性和提高柔性而加塑料中的一种低挥发性物质。
注:加入增塑剂后能降低所用树脂的软化温度,熔融温度和弹性模量。
535.轧花
在塑料薄膜或片材的成型过程中,使其趁热通过刻花辊筒而在其表面形成压纹的过程。
536.早冷料
注射成型中,由喷嘴最初进入注射模具而被加料系统急剧冷却的一段熔融物料。
537.针孔
塑料片材或薄膜中存在的针眼大小的透孔缺陷。
538.真空成型
一种二次成型方法,采用真空使受热软化的片材紧贴模具表面进行的成型。
539.真应力
true stress
540.支化聚合物
在聚合过程中由于支化反应生成的带有支链的聚合物。
541.直角机头
cross head
542.中空吹塑
借流体压力便闭合在模具中的热型坯或片材吹胀成为中空制品的一种方法。
543.重力闭合
下压式压机仅靠活塞及其附件的重力完成闭模的方法。
544.皱裂面
层压塑料表面发生碎裂和明显分层的一种缺陷。
545.周期产额
压机在一个模塑周期中所生产的成套制品数。
546.皱折
增强塑料中,增强材料的一层或多层出现折痕或皱纹的外观缺陷。
547.主流道
在注射或传递模塑模具中,从模具进料口起到单模腔模具的浇口或多模腔模具的分流道为止的一段流道。
548.柱塞挤出
靠柱塞压力使物料由机筒通过口模的刘出方法。
549.注射成型 注塑
使热塑性或热固性模塑料先在加热机筒中均匀塑化,而后由柱塞或移动螺杆推挤到闭合模具的模腔中成型的一种方法。
550.注射一吹塑
一种中空吹塑方法,系用注射成型法先将塑料制成有底型坏,接着再将型坯移到吹塑模中吹制成中空制品。
551.注射(成型)机 注塑机
注射成型用的机械。由塑化装置,注射装置,合模装置和传动机构等组成。
552.注射量
一个注射成型周期中注入模具中的塑料重量。
553注射模具 注塑模具
用作注射成型的模具。
554.注射能力
一台注塑机每个周期注入模内塑料的最大量。在柱塞式注塑机中以重量计,而在螺杆式注射机中往往以体积计。
55.5注射速率
注射机单位时间内的最大注射量,指柱塞或螺杆的横截面积及其前进速度的积,以厘米3/秒[或米3/秒]表示。
556.注射压力
在注射成型和传递模塑中,模塑料注入模腔时加在柱塞作用面的压力,用公斤力/厘米2[帕]表示。
557状态调节
为了使材料在随后的加工和试验中结果稳定和再现性好,把材料在规定的标准环境中保持一定时间的措施。
558.着色剂
使塑料着色的染料或颜料及其助剂的总称。
559自燃温度
在没有外部火焰情况下,使塑料温度缓慢而均匀地上升时,塑料开始自燃的最低温度。
注:自燃温度与试样大小,热量损失条件,水分等因素有关。
560自热挤出
一种仅由螺杆驱动能量所产生的磨擦热来加热塑料的挤出方法。
561自熄性
撤除火焰后材料自行停止燃烧的能力。
562.阻聚剂
能阻止聚合反应的物质。
563.阻燃剂
能阻止燃烧,降低燃烧速度或(和)提高着火点的一种物质。
564.阻滞剂
能减缓聚合反应的物质。
565.转鼓抛光
将小型模塑件和抛光剂,磨料等疏松地装在转鼓中转动,借以除去模塑件中的浇口余料,飞边,脊缝等,并对模塑件表面进行抛光的一种修饰加工方法。
|
|
|
相 关 信 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