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在五十年代初,香港各行业正处于起步阶段,百花齐放。。为增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包装用品也应运而生。初期半制成品(俗称塑料筒料)全是从先进国家进口,以日本为最大量。因香港是众多移民的城市.所以经营者分为原藉华东、潮州、福建和广东等人氏,各为相关需求者服务。随着社会发展,加上从业者投入的智能和努力,六十年代初各工厂生产设备日益齐全,再配合逐渐成熟的工艺,不仅可以满足本地市场需要.而且还出口产品到世界各地,向国际贸易进军,在赢得良好信誉和口碑的同时,本业也间接或直接地推动了上游和下游配套伙伴厂家,如专业机器厂、油墨厂、改性塑料厂、色母粒厂、造版厂等等。粗略估计本行业和相关厂家从业人数达拾万之众,业务欣欣向荣,商机蓬勃。
刚开始时,香港每月的总用量不超过100吨,主要的供货商为日本。其实塑料化工行业,最早的龙头老大应为欧美的传统工业大国,如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及意大利。战后新兴的工业国家也陆续加人行列,如荷兰、比利时及后在中东如沙地、阿联酋,在远东如台湾、韩国、泰国。所以除了日本外,最早在香港设有公司的就是陶氏now、联合碳化UCC、赫斯特、飞利浦等。当时香港的塑料行业除了包装材料外,主要的就是人造花(塑料花)、玩具及后期的电子产品。
到60年代中,香港每月的用量增加至500吨,其中聚乙烯占60%。另外的200吨便是当时另一个新产品PP—俗称“百折胶”。
到了70年代,香港的工业由于出口量大幅增加,每月用量飞跃至2000吨,其中75%(3/4)是聚乙烯。到了70年代后期,80年代前,由于有一个新的品种出现,也大力推动了聚乙烯特别在包装材料(薄膜)的应用,使产量大幅度增加,这个新的伙伴就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o LLDPE的生产成本比LDPE便宜,在应用功能上,特别在拉力/承载力/韧力方面比传统的LDPE表现较好,所以能改善很多产品的功能,使应用范围大大扩展,产品增多。所以在80年代初,香港每月用量增加到5000吨。
到了这个时间,香港的塑料行业从进口、销售、仓存、运输及技术支持,已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行业。不论在营业金额、从业人员方面,都和成衣业、电子业成为香港工业中的主要中坚力量。当时的贸易模式和现在相差不远,是三级制。最上的当时是跨国性的石化公司,例如上述提及的陶氏((note、美孚((MOBIL) ,飞利浦((PHILIPS)的驻香港办事处;中间便是代理商、销售商;最下游当然是厂家们。使用的交易模式有现金、放帐及开始大量采用银行的帮忙,使用信用证LC。
到了80年代中期,中国的改革开放彻底改变了香港工业的面貌。大量的厂家,以“来料加工”合资、合作的方式,把工厂搬回国内。当然塑料行业,特别塑料包装行业也不例外。70%的把工厂设在珠三角,30%设在传统的侨乡或原藉外,例如潮汕地区、福建地区及华东、江、浙、沪这些地方。
由于这些外资包括港、澳、台,在这种合资、合作的模式下,不单把他们的工作搬回国内,特别是把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新的商业模式、新的管理模式都带进来,再加上国内的优越便宜的成本,所以香港的塑料包装行业在世界舞台上大显身手。不单在传统的出口国家,如欧、美等国占有很大的市场比例,也由于不同的原因,不论在发达国家如日本、加拿大,中东地区,南美地区,甚至非洲国家中,都占有一席之地。
就单从我们香港塑料袋业厂商会为例,目前有200多名会员暂时未人会,但是香港厂家从事塑料包装行业在珠三角地区/华南地区,应该另外有200家。
大型的应有员工2000-5000人;中型的应有员工500-150。人;小型的应有员工50-300人。而这些大、中、小厂的每月使用量应为2000-5000吨、500-1500吨、150-500吨。
而近年我们的会员有个变化,与大家都有一个很密切的关系,就是我们的会员(当然包括非会员也是)陆陆续续增加内销的比例。相信到现在,在华南地区/珠三角,港商从事塑料包装行业,每月的使用量不少于10万吨,其中有2-3万吨是在国内采购,包括国产料及经一般贸易完税的进口料。
现在的贸易模式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各显神通。在进口料部份:有传统的在香港向上游化工公司,传统的经销商采购;也有向在国内的外国化工厂的办事处,甚至向国内贸易商采购美金报价(俗称外盘)的货物。在内销部份:不单直接向国内化工厂如中石化旗下的石化、广石化购货外,当然有向一般贸易商买国产料、进口料。甚至有厂家自己包办了进口报关手续自进自用自销。相信随着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在华南地区的聚乙烯使用量,一定会大量增加。
|